在我们的周围有着这样一群人,他们任灰尘沾满脸颊,任汗水湿透衣裳,他们从未抱怨,用自己辛勤的劳动,似春蚕吐丝一般,无怨无悔地在默默奉献......
有恒邦人的地方,就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,那一个个色彩鲜明的“最美恒邦人”。
岗位平凡,意义非凡
王宝贵是扬大附院项目点上的一名普通员工,黑黑的皮肤,憨憨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丝坦诚的笑容。自2008年入职以来,老王一直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,在过去的十一年里,老王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无论刮风或是下雨、下雪,每日清晨5点多必能看到他的身影出现在医院里,整理工具,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,在又脏又累的工作岗位上,十一年如一日的付出。
除此外,在工作中常常需要加班加点,老王也从没主动要求过什么回报。今年医院血透室改造后病员增多,中班下机时间由原先的17点半拖延至18点多,要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每日必须加班,可老王只是憨憨的笑着说:“没事,算不算加班都无所谓,把垃圾收完才是正事”。正是这样一句普普通通的话,让我们所有管理人员都肃然起敬,给了我们极大的触动,试问这样的员工到哪里找?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他是公司正能量的代表。
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打扫外环境的员工张兆云,老张2013年从电管站退休后来扬大附院工作,做了几十年操作工的他朴实、淳厚。来上班的第一天,除了日常的卫生清理工作,医院领导还布置了一个任务--每天升国旗。然而,这句仅说过一次的话,却被他牢牢的印刻在心上,以至于6年里,近2000多个日子,将国旗升上去、降下来,如一日三餐般,成了他“准点”的习惯,始终坚守着这份庄严的约定。
这样的队伍,不一般 在恒邦,动人的故事深刻都在发生,在扬州市中医院食堂项目经理闫晶的日志里,有这样特殊的一篇: 2020年的开端注定了它将是不平凡的一年,在疫情严峻的那段日子里,院方将病员全部隔离在病区,三餐全由食堂包送。此时所有的小时工已经全部回老家过节,我立刻召集现有的员工开会,一呼百应,大家没有退缩,众志成城,用自己的行动去抗击疫情。
有一位送餐员张金凤同志,悄悄跑到我面前说:“经理,我负责的楼层有肺病科,真的有点害怕,但是我理解你的难处,也知道你很辛苦,我还是会顶上去的”。感动之余,我立刻联系了院方,了解病房现有的状况,将这些安全信息转达给了送餐员们,让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。
有点胖的谈左英大姐,被病房的病员们和护士医生们尊称为胖大姐,有时候我去病房调研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滔滔不绝地向我夸赞她——胖但很灵活,态度和蔼为人亲善。
送餐团队里唯一一位男士王伦华,也被他所负责的楼层的人们记在心里,每次餐到的时候,大家都笑着嚷道:“老王来了,老王来了”。这是一种信任的眼神,只有不漏餐,不延迟,不争执,长期以往的保持才能换来的亲切感。
于明凤大姐也是一名优秀的送餐员,深受医护人员和病人、家属的喜爱。还有一位病人特地送她苹果以表感谢!
我为有着这样一个送餐的团队而感到骄傲!
将小事,做到极致 刘桂华,作为恒邦集团会议中心项目点一名普通的基层保洁员,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保洁员岗位的担当与风采。 疫情期间,在刚接到上班通知后刘桂华积极投入工作,和千千万万的基层一线员工一样,一个口罩,一副手套就是她全部的防护“家当”。怀着使命与担当,她每天在工作岗位值守,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,做好每件小事,最大程度确保项目点的正常运作。
在疫情控制的后期,会议中心接待了大批的支援武汉的回扬人员,刘桂华同志毫无怨言,义无反顾的的投入到一线服务队列中。服务岗位工作内容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简单,但是由于有些人不理解、不配合,需要反复的沟通、说明,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,而刘桂华一次次、一遍遍,毫无怨言。她说:“相对于医生护士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我们更应该站好自己的岗、担好自己的责!”
不轰轰烈烈,但坚毅团结 扬大附属医院的PA班组,承担着医院物业工作中高规格保洁工作。PA班组的成员们,用严肃、认真、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。在他们眼里,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工作,得到院方的认可。
医院楼体外墙清洗,三千八百多堂玻璃窗户、所有门厅玻璃,各种材质地面的保养。如此庞大的工程,却仅仅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。肩负着沉重的工作责任,造就了PA班坚韧的品质,就是为了保持恒邦物业人的优良品质。
得到院方和公司领导的认可就是他们工作的目标,对待工作,他们不言辛苦,任劳任怨,一次次高质量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赞誉。
他们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,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,尽职尽责,甘愿付出,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。